当前位置 首页 国产剧 《黄河在咆哮》

观看《黄河在咆哮》的还喜欢

《黄河在咆哮》剧情介绍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奉命东渡黄河。郑川率独立团开赴前线,激战平型关、获得嘉奖;而国军失利遭批评,周治国不服郑川。战乱中,郑川与失去音讯的妻子黎英偶遇,在黎英帮助下,独立团突袭机场,支援了正面战场。日军受困转而突袭娘子关,太原沦陷。独立团以太岳山为依托创建抗日根据地,首先剿灭土匪,赢得百姓拥护,却引得周福源等顽固派不安,大搞摩擦,黎英牺牲。为顾大局,独立团洒泪撤离。日军随即发动中条山战役,国军惨败,周治国捐躯,太岳沦陷。独立团重新开辟根据地,郑川指挥“太岳围困战”。作曲家冼星海目睹战士壮举,创作《黄河大合唱》。经历鏖战,“围困战”获胜利,最终打败了日本,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是什么歌???

这首歌是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的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9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Copyright © 2008-2022